分校信息:【河北

57

学员悟语▕ 浅论“知道”

作者:商帅商学院 上传时间: 2022-11-29 17:06:05

  “知道”即为认知常道。常,是指一般的,不流变的。道,道路,老聃称为天道,他认为天道无亲,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知的过程实为不易,宋明理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大卫·休谟则指出,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人在成长当中,丰富的经验同时亦变会为自身的成见,所以人用“知”的手电筒一照世界,结果却发现无知的黑暗领域永远更大。

  要想知道?有个根本问题,世界到底是有序或有规律的,还是无序或离散的,可知吗?

  《道德经》也试图告诉我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必然是常态,有只是偶然是短暂,有是兴奋的,无却是轻松的。

  陈建强

  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董事长高级研修班31期

哲学

  "为何要‘知道’”

  每个人一睁眼就面临一个根本问题:我是谁?谁是第一性?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与世界将会发生什么联系?能否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世界?

  自古至今,人皆想预见未来以更好的趋利避害,这其中涉及有没有规律可循?如有,驱动世界的动力是什么?

  这些,就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哲学(Philosophy)一词来源自西方,西方学术思想的演进,大致采取两条平行的路线:

  其一为历史,历史是实证的,主要研究人事无常及其经验,思维方法多为演绎法;

  其二为哲学,哲学更多的则是探求不变因素,力求永恒理性,思维方法多为归纳法,现代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均大致以其为根源演变而成。

  从公元前800年前始,东西方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思考这些根本问题的大思想家,构建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并使国家的王者遵循他们的理论去治理人民。很有趣的是,有思想的哲学家没有像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一样成为王,而一般是有行动力的成为王。

  西方从米利都学派开始试图探求世界本原,毕泰戈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流万物常新及正义就是斗争,苏格拉底的归纳和定义,柏拉图的理型论提出本质与现象及万物衰败,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本质。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及科学的任务在于发现自然的规律,笛卡尔的方法论及我思故我在的唯理论,斯宾诺莎的神是唯一的实体及民主政体最优论,卢梭的论人类的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直至近代休谟的我们的一切观念来自于感觉的经验论,康德的“知识来自于人的感官及理性”,黑格尔的“正反合题及存在即合理”,马克斯针对现代大工业生产提出的资本论,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则构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石、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则试图解答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的根源问题,而其中的卡尔·马克斯的资本论则变成了影响前苏联及中国国家现代化道路及立国执政的理论选择。

  东方的中国,则以儒家孔孟的仁义礼智信形成了社会的秩序;

  道家老庄的天道无亲、返者道之动、清、静、朴、柔弱、自然无为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思想骨架;

  学的众生平等、缘起论、因果轮回论则影响了中国人的信仰及宗教观;

  三者共同构建了中国社会以人的伦理关系为核心脉络的东方农业伦理思想体系。

  人类为“知道”一直在求索,而以上理论的异同,造就了东西方各自文化、科技基因及意识形态道路依赖,从而导致了今天东西方社会的发展及治理的根本差异,并构成了万花筒一样的世界。

  现今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创新运动、创新形态无不脱胎于此,而种种均衡与非均衡、常态于非常态也源于此。

  在云计算满天飞的时代,知识的存储和获取已经变得极为容易。学校不再是知识获取的唯一途径,知识的多少不再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而道的体系的有无成为衡量竞争力和学习力的核心因素。

  所以,这个“道”,在这里就变成了“道的体系”,并通过语言、理论体系成为思维沟通、积累及创新的桥梁。

  “如何‘知道’”

  现象繁杂,本质却简。

  月亮只有一个,而月映万川比比皆是。

  这里面存在结构问题,世界上万事万物皆有结构,比如像思维树一样,必定有根、枝、叶。另外,结构本身又存在结构形式,树又可组成树林。

  认识世界的方法较多,作为认知,是有一些工具可用的。比如方法a理解结构的概念及形式;方法b通过理解一些关键词,比如人的欲望、需求、供给、自由、平等、民主、运动、静止、均衡……等等,去解答现实问题并提出实现路径;方法c思想实验;方法d实践……

  结构(引自互动百科):结是结合之意义,构是构造之义,它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物质的一种运动状态。

  结构(引自MBA智库百科):是指事物自身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构成事物要素的数量比例、排列次序、结合方式和因发展而引起的变化。结构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都有结构,事物不同,其结构也不同。

  “接受认知的不完美 才更接近于道”

  老庄说:致虚极,守静篤,要自然无为。接受人认知的不完美才会趋近于完美,认知的不完美并不等同于不可知论。

  认知一种道,可能将导致一种思潮或主义,但其终有其适用范围。

  “道”无法穷尽真理,所谓的进化,最终只能是演化。

  人的认知无法完美,经验性的真理无法绝对确定,科学原理亦可通过检验来证伪,如有人声称某种意识形态掌握绝对真理,成为唯一的主义,就只能被强加于群体,从而成为社会迈向失衡的根源。

  故开放及允许自由思想可能成为人类社会更容易接近真理的途径。

  1、矛盾,作为客观实在必定成对同时产生,是物质与反物质的一对(道德经里面的“同出而异名 ”,虽然说现在对反物质的探测尚未有科学发现的突破)

  2、矛盾,被发现与否的显示属性(被发现与否,取决于发现者的能力,甲发现不了但乙可能发现得了,即有个体差异)表示为:

  a、矛与盾均同时显现出来被众人发现;b、矛单独被发现,而盾隐含但是存在;c、盾单独被发现,而矛隐含但是存在。

  故,作为对分析框架的利用,如果利的一方面是显现的,则要警惕害的一方面的显现,要做思维预防及操作预防措施,反之,害的一方面显现而利的一方面没有显现的,则要清楚利的一方面肯定存在,只不过没有被发现而已。

  作为对策,则要想办法去将利的一方面挖掘显现出来,这样可达到两方面的收益:a、认识到同时产生的特性,在思维及心理上便可平衡与预防,保持积极的身心状态,避免让“害”的出现伤及自身。

  b、矛盾的显现属性及发现,作为一般人是无法具备意识及发现能力的,那就意味着片面,这将会带来大利或大害,意味着羊群(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亦可将“善”字改为“知”字),应尽量关掉对自身不利的矛或盾的显示属性。

  “知与行”

  知与行,讲的是认知与实践的关系。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陈占国老师说:“儒、释、道、法、墨、名、阴阳、杂、兵、纵横、农家以及西方的种种理论,你认为那一种理论对你有用你就去用。”

  这句话的意思我借用“使用”两个字解释,使用使用,使了才有用。

  知源自于客观,出自于实践,最终是为了实践而用,不应该为知而知或知用脱离。

  “知道”帮助人认知世界,同时却形成各种反馈来反作用于自身及世界。

  “知道了,却并未结束”

  人是由几万亿个游离的无意识的原子因某种缘聚集而组成,这种安排复杂奇特,独一无二,成之不易,时间匆匆。

  归根结底,人因能“知道”而别于其它生物。“知道”的最终目的是因为我赤手空拳来这世间游历百年,就一定要让我成为“我”。

  知道了,却不是结束!

  我借用宋朝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及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哲人的话,拟道出“为我而又超越我,无我最终成就我”。或许,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意义吧!

  无间之道,藏于人间,无是抵不过有的,有却逃不过无的结局。知不知,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