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校信息:【河北

57

学员悟语 | 徐海霞:做一个难得糊涂的智者

作者:商帅商学院 上传时间: 2023-06-19 15:43:09

  在孔子故里,听大师讲《论语》,甚幸!有三点感悟分享一下,抛砖引玉,以交流探讨,深化认知。

徐海霞 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董事长高级研修班45期班委

  "明确人生理想 努力修炼为君子”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我觉得主要就是因为他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并且在关键的时候都能够展示自己,努力向理想靠近。

  他自己总结他的人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可见他15岁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且为了理想立志求学。

  而且子路问他的志向时,他说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说他照顾了方方面面的人,希望大家对他都很满意。希望老年人能因他而安享晚年,朋友们能信赖他,孩子们能喜欢他、怀念他,愿意和他在一起。

  我觉得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应该就是别人都喜欢你,希望成为您的样子。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难做到的,这是对自我的一种高标准的要求,只有高度自律,不懈努力,才能够实现。其实也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够让老人安心,安享晚年,让朋友信赖,让青少年怀念、喜欢。

  孔子为了他的人生理想也特别会做人生规划,善于策划,善于给自己做宣传,用当下的话说就是会制造流量,抓热点。

  孔子的出身很不光彩,《史记》中记载:孔子是父亲和母亲“野合”生出来的。实际上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正妻施氏有九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孟皮,却因为有足疾,不能做继承人。叔梁纥便向鲁国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叫颜征在,她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叔梁纥。孔子三岁时,父亲死了,埋葬于防。孔子当时年幼,长大后不知道父亲的埋葬处。母亲颜征在死后,孔子先浅葬母亲于五父之衢。然后,四处询问父亲的墓址,直到郰曼父的母亲告诉了他。孔子才依照礼的规定,将父母合葬于防,并为之造坟,坟高四尺。这是孔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从此成为贵族,辉煌的一生,从此刻开始。

  还有一件事让孔子扬名乡里,崭露头角。据《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教弟子们射箭的故事。孔子在鲁国城内西南隅的矍相圃教给弟子们射箭,许多人围着观看,围的像一堵墙一样,十分热闹。比赛以前,子路首先手持弓和矢宣布比赛规则。他说:“打败仗的将军,被别人亡了国的人和那些不求上进的人,不许进来。其余的人都可以来观看。”宣布完后,有以上污点的人自惭形秽,纷纷离去,走了将近一半人。接着,孔子又叫公罔之裘和序点举起觯(酒杯)来宣布:“欢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年轻人参加;也欢迎年高有德、讲究礼貌仁义的老年人参加;也欢迎不屈从于流俗、一直努力修身的人参加。”来此观看的人在人群中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又走了一些。紧接着孔子又叫序点举起酒杯来再次宣布:“凡是好学不倦的人,好礼不变的人,紧持正确做法不轻易改变观点的人,都欢迎来参观。”于是有上述特点的人又都纷纷进入比赛场地。古人特别重视射箭,孔子用射箭比赛的活动来招募学生,提升影响力是很有意义的。此活动让更多人认识了孔子,而且知道了他招录学生的标准, 了解了他的治学主张,相互切磋,乃至争论,以明辨是非。我们知道他的教学确实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极大提升了他的名誉度和知名度。

  孔子的理想其实就是成为君子。《论语》里边有107处谈到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有德者”与“有位者”两种意思,但多是指“有德者”,即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君子也成了自古以来很多仁人志士甚至是我们这些平凡人的人生理想。

  那君子什么样?如何成为君子?

  《论语》中有很多相关的论述,让我们知道君子的定义、君子的内在修养、言行准则、立身处世、学习养成、理想追求、人际交往、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与圣贤的关系、君子的价值与意义等等。

  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不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等。

  这些论述可以指导我们的言行,让我们有标准可依,让我们知道其实君子之风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努力修炼,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地改过从善,克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可以成为君子的。涵养君子品格,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理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让我们都怀着这种美好的理想,涵养品格,修炼自我,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君子,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幸福,社会更和谐美好。

  “做一个难得糊涂的智者”

  公冶长篇中说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以及也。”

  泰伯篇说到:子曰:“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里多次提到,在国家环境融洽,氛围很好,适合干事创业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干事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做出贡献。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要做一个大智若愚的糊涂人。

  这里边的表率就是宁武子,说他的愚是很多人比不上的,其实他的愚是一种智慧,一种涵养,一种境界。大智若愚是为人处世最高的一种境界。难得糊涂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修炼的境界。

  那么什么时候糊涂,什么时候不糊涂,这个选择和判断就取决于一个人的智慧。比如生活中如何说话就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

  就像《论语·季氏篇》说: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意思是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这就告诉我们不该说话的时候别乱说,让别人说,才能促成合作。该说的时候也不能隐瞒,要把握好时机,能影响别人的时候再说,说的时候要学会察言观色,不能不管别人的情绪反馈,只管说自己的,那就是愚了,就是不明智,无情商,这是不可能受到欢迎,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所以我们说话办事要多悟,学会共情,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愉快的沟通来融洽、和谐关系,实现目标。

  “学而知之,不亦乐乎”

  感觉这一次的学习体悟很多。尤其是第一天的游学,商帅给我们安排的导游非常棒,带我们参观了孔庙、孔府、孔林。通过她的讲解更深刻的了解了孔子的生平、文化成就以及他的哲学思想、社会地位。真正体会到了他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圣人。他的思想涵盖了生活、工作、交友、管理的方方面面,真的应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断。

  另一个感受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次学习,朱老师、刘老师等各位老师在宋院长的带领下,把我们的游学、学习食宿安排的都很好。山东的同学姚允兵热情款待我们,真正实现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切磋交流,实现了同学共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目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开悟,在这个游学和听课的过程中,既有高人点悟,也有自己的体悟,还有同学们之间的切磋交流,收获颇丰。

  期待下一次的学习。